香港錯過回歸後二十年的黃金時期,新興行業停滯不前,但樓價不斷攀升,結果得出一個悲哀的結果,就是讓香港從「資本主義」(Capitalism)變成「資產主義」(Assetism)社會,成為深層次社會矛盾的根源。

資本主義的特色,就是一些擁有資本財產的「資本家」,透過僱用勞動階層為自己工作,在過程中通過生產行為創造利潤,得益全歸資本家所有。

如果打工仔有本事幫老闆賺錢,老闆會願意付出高昂工資,所以老闆賺到愈多,打工仔的工資也有機會上升。

在「資本主義」的社會裡,老闆和打工仔都有成功出頭的機會,大家專心工作搵錢,生活和諧得多。

至於在「資產主義」的世界裡,社會主要成果將流向「資產家」,而不是「資本家」,更加不會是「受薪者」。

租出物業的「資產家」拿走大部分利潤,「資本家」只有小部分,最低就是「受薪者」,過程中做得最辛苦,但得到的回報就最少。

 

資產家取去大部分成果

由於被「資產家」取去社會大部分成果,政府政策也會偏幫資產家,讓他們成為社會贏家,「資本家」和「受薪者」變成Loser,生意人做到氣咳,收入也不及收租的業主,年輕人就算聰明有腦、有學歷、肯上進、肯捱肯努力工作,也不及擁有資產的懶惰鬼。

叻和知識變得相對不值錢,社會不願意對專業知識付出高昂費用,所以很多人就慣性憤怒,抱怨社會的不公平,抱怨自己做來做去都是得個桔。

「資產主義」加深了「M型社會」的兩極化,窮人未能通過知識在社會往上流動,上層擁有資產的人取去社會成果,結果窮者愈窮、富者愈富,而沒有資產的中產階級,亦會流向窮人的一邊。

對於沒有資產的年輕人及中下階層,就算如何努力工作,最後也被「資產家」取去大部分成果,產生了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問題。

 

資產主義降低年輕人上流機會

「資產主義」帶來的最大影響,就是降低年輕人在社會上流的機會。

對於年輕人來說,「資本主義」是相對較好的發展環境,只要有能力幫助老闆賺錢,就會得到豐厚的回報,年輕人就有出頭的一天。

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,如果你是勤力又肯學的年輕人,就算開始時在工廠從低做起,但只有肯努力的話,人工升幅可以非常可觀,做滿三五年後升為Production Line的拉長,然後升做副廠長、廠長等。

當儲到一定的經驗及業務關係,甚至可以自己開廠做老闆,加入「資本家」的行列。

在那些年的日子,很容易找到一些三十多歲做老闆的例子,他們並沒有任何家底,全靠打工一步步努力,建立光輝的事業。

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時候,香港仍處於「資本主義」的世界,年輕人教育水平提高,「資本家」願意付出較高昂的薪金,在市場招聘一些具有學識、持有大學學位、懂得使用電腦的年輕人,取替職場上四五十歲、沒有學位的中層領導。

由於很多工作都需要使用電腦,年輕小伙子進入職場,很容易就將年長的領導比下去,再加上九七回歸之前,大量中年的管理階層移民外國,騰空機會讓年輕人更容易升職。

所以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,三十歲做到公司中層管理,未到四十歲就做到高層的例子,在職場上非常普遍。

不過在今時今日「資產主義」的世界,由於產業開始老化,一班靠吃老本為主、在公司中高層位置的人,大部分都是四五十歲、甚至六十歲的數量也不少。

他們塞住了職場上的位置,如果年輕人要找機會上位,就可能要等到這批人退休,不過可能要等二三十年,到時都不再是年輕人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創科產業是年輕人上流的最佳出路

如何為年輕人找到出路?就是社會需要具備一些行業,二十歲的人可以比五十歲的人做得更好,讓部分比較叻的年輕人先富起來。

創科就是這樣的產業,是「資本主義」最佳的環境,因為創科的世界是「鬥叻」而不是鬥資產多,特別適合沒有資產的年輕人。

只要年輕人在技術上叻過中年人,就可以取代他們的位置,製造向上流的機會。

可惜香港大部分產業老化,香港政府推動創科發展的緩慢速度,商界的既得利益者也不願發展創科,寧可靠資產製造利潤,享受更舒服的賺錢環境。

當社會財富集中在房地產,大家都靠資產增值為生,年輕人找不到上流階梯,就很容易充滿戾氣。

 

資料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