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上經常有很多人分析樓市,但準確的人卻寥寥可數,因為大家在分析的時候,偶然都會忘記一些經濟學的基本原則,再加上自己的情緒,結果就會得出偏倚的結論。

通常大家最常犯的錯誤,包括以下三種:

(1)使用入息中位數分析樓市

很多人使用入息中位數分析樓市,編製甚麼「香港樓價痛苦指數」,以平均工資中位數與樓價作出比較,得出一些像「香港人平均不吃不喝N年才夠錢買樓」的計算結果,於是推論樓價應該會跌。

其實這樣的分析,犯了經濟學「供求定律」最基本的一個錯誤:就是在需求者的層面,包含一些根本不會購買的人,而不是單獨考慮真正的買家。

假設某群組有100人,其中95人是窮光蛋,其餘5人是富翁。如果要分析一些富翁才會買的產品,我們應該只分析5個富翁的負擔能力,或是全部100人的負擔能力?答案當然是5個!

例如要分析鮑魚價格,理論上只應計算有錢買鮑魚的5個富人,不應該包括其他95個從來都不買鮑魚的人,就算窮人不吃不喝一千年才買到鮑魚,鮑魚都不會因此作出減價。

在經濟學的角度,利用平均工資或中位數,推論樓價已升到不能接受的地步,也犯上相同的錯誤,因為「只有市場參與者才會影響價格」,那些不是參與者的人,對價格是沒有影響的。

正如賭場內的一張賭枱,旁邊站了很多唔關事的塘邊鶴,他們從來冇錢落注,在賭枱旁邊齋睇,跟賭枱上的戰果有何關係?

樓市的情況也是一樣,對於一批未能負擔樓價的人,無論他們要不吃不喝二十年才夠錢買樓,或是不吃不喝二千年,對於樓價的上升或下跌,其實唔關佢事,不會帶來很大影響。

所以要準確分析樓市負擔指數,就應該只考慮市場參與者的負擔能力,最多只為香港較富有的三成人口,而不是100%。

 

(2)稟賦效應的心理誤區

投資心理學有一種稱為稟賦效應(Endowment Effect)的現象,有時會出現在樓市分析之中。

稟賦效應的意思,就是當在人們擁有一項物品時,會覺得這物品的價值較高,甚至以為別人也是這樣想。

例如當你擁有一隻股票,就會以為這股票擁有較高的價值,較容易看到股票的正面資訊,負面消息就會偏向忽略;而當你剛剛沽出一隻股票,就會出現Reversing Endowment Effect,較容易看到負面資訊,覺得這隻股票比其他股票要差。

樓市分析也經常出現類似情況,一些本身擁有物業的人,對樓市的看法會比較正面,而另一些沒有物業的人,就會出現「我冇樓,所以我估樓價會跌」的潛意識判斷,無論接收任何資訊,都會覺得樓價應該下跌。

這種情況最常出現在香港記者,特別是沒有物業的年輕記者,他們偏向發掘樓市的負面新聞,例如同一個屋苑有十宗成交,八宗平均價格,第九宗創下歷史新高,第十宗蝕讓離場,他們通常會偏向報第十宗的蝕錢個案,其他就輕輕略過。

 

(3)將個別成交當成整體趨勢

樓宇不是一種「同質產品」(Homogeneous Product),就算同一屋苑同一座大廈,都會因為樓層、景觀、裝修等不同因素而出現價格分歧。

所以看見一個破頂或破底成交,先要看清楚影響這個單位是否有獨特因素,不可單看價格就作出結論。

例如我們看到一個破頂的歷史新高價,究竟是樓市整體趨勢上升,是這個單位有特別原因,例如原業主花了幾百萬的豪華裝修?

景觀是否特別漂亮?買家是否趕著入市而願意付出溢價?如果是破底成交,會否是這個單位有特別差的因素,例如裝修殘舊?

單位對著偏差的景觀,如垃圾房、嘈吵大馬路、墓碑或墳場等?原業主會否生意失敗,或炒燶孖展需要緊急撲水?

當然最正確的做法,就是不要單獨看一個成交個案就作出結論,看多一些整體數據,找出平均價格的趨勢,分析就會客觀得多。

資料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