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熱愛的香港生病了,但正如大部分人生病一樣,很少會無緣無故病起來的,總有一些發病的根由。如果要找出香港生病的原因,也許要從香港的歷史講起。

 

中國封鎖,香港繁榮

香港自1841年開埠以來,中國對西方市場一直保持適度開放,外國貨物及資金可以進入內地,不需要繞一圈經過香港。

所以香港最初一百多年的發展,只算是普普通通、不過不失而已,在國際上並沒有特殊重要的位置。

但到上世紀七十年代,香港的經濟,開始起飛。

起飛的原因,來自中國封鎖後的重新上路。

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建立,由於實行社會主義,受到美國及西方資本主義的國家排擠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美國及蘇聯出現對抗局面,蘇聯史大林在東歐及亞洲積極擴張,於是美國總統杜魯門執行「圍堵政策」(Policy of Containment)。

她拉攏許多友邦及非共產主義的國家,簽訂一連串北約組織、東南亞公約組織、中部公約組織等,並嘗試收買蘇聯以外的共產國家,如果不與美國合作,就對這些共產國作出圍堵行動。

美國實施「圍堵政策」,主要防止蘇俄的政治擴張,以及共產主義思想的蔓延。

結果中國在二戰後有接近二十多年的時間,與西方經濟聯繫切斷,特別是1951年朝鮮戰爭爆發,中美關係更陷入冰點。

到了六十年代初期,中蘇關係亦開始破裂,後期更爆發持續十年的文化大革命,對經濟帶來巨大衝擊。

連串危機造成5,000億元的國民收入損失,中國人均GDP跌至156美元,成為了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,全國文盲率高達25%。

文化大革命於1976年結束之後,中國和西方經濟關係開始重建,香港很自然就成為中國與西方溝通的最佳通道。

國內人不熟悉西方的遊戲規則,特別是西方的法律及貿易安排,需要一個熟悉兩邊的中間人作為通道,這優勢讓香港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及物流中心,香港貨櫃碼頭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一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國內人對香港的崇拜

由於貿易引起大量資金流動,需要完善的金融體系配合,奠定了香港成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基礎。

當時大部分香港人,面對國內人都會產生很強的自豪感,因為一個深圳人的工資,每月平均只有幾百元人民幣,但一個香港基層的勞動工人,每個月很容易就賺取超過一萬港元,所以「在香港上班,到深圳花錢」是港人當時的普遍行為。

當時國內人對香港是崇拜的,覺得香港人比較優越,看香港電影及聽香港歌是時髦行為,偶像也是香港明星,如果旅行能夠到香港一次,就開心到不得了!

年輕女生能夠嫁給香港人,也算是一種榮譽,所以出現很多香港六七十歲的老人家,與國內二十出頭的年輕姑娘結婚,甚至包二奶的現象也非常普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回歸後的轉捩點

可惜這段光榮的日子,只能夠維持到回歸的時候,特別是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,香港的地位就出現根本性的轉變。

金融風暴讓香港人元氣大傷,負資產數量超過十萬個,香港人原有的衝勁,也開始變得頹喪起來,加上科網泡沫的爆破,社會對創新科技不感興趣。

當時流行說「High Tech揩嘢,Low Tech撈嘢」,本港商家對投資創科項目興趣不大,寧可對金融及地產業作出更多依賴。

回歸後上任的特首董建華,看到香港問題的痛點,提出多方面的「宏圖大計」,說要推動多個具有發展潛能的行業,包括數碼港、中藥港、矽港計劃、生物科技、時裝港、紅酒貿易中心等一大堆新興產業,可惜實行的時候「有心無力」。

講了一大堆宏圖大計之後,全部都是虎頭蛇尾,沒有詳細縝密的籌備,規劃功夫混亂不堪,結果當然沒有甚麼成效。

相反在另一邊的深圳,雖然各方面資源都遠不及香港,但把握了高科技創新之路,開始跑贏香港,成為了中國的矽谷。

若從客觀的層面比較,在1999年的時候,香港無論在硬件、軟件、技術人才、資金等多方面的配套,有哪一方面不是比深圳優勝得多?

深圳在二十年前所謂的「高科技」,最多都是做一些翻版DVD機,貼上一些冒牌標籤,在羅湖商業城賣幾百元的貨色;香港如果在當時能夠積極發展創科,肯定可以大幅拋離深圳,只可惜數碼港變成地產項目,其他XX港就更加變成「大隻講」,敷衍草草了事就算。

香港浪費了二十年的光景,除了樓價不斷上升之外,其他範疇都相對墮後,薪金升幅接近停頓,讓很多香港人心裡覺得不是味兒,以前對國內人的優越感覺,開始慢慢地消失。

 

資料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