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人會希望受到損失,但投資時要注重的,應該是相對的損失,而不是絕對的損失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【投資寓言──手機炒賣】

某知名手機品牌的製造商,將會推出一部最新型號的手機,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。根據過去的經驗,新型號手機在開始時都會限量發售,如果能夠在第一天搶到新貨,轉手就可以賺到八成至一倍的利潤。

小明看準這個機會,在手機發售的第一天,拿著一大堆現金,站在手機專門店的門前,等待剛買到限量發售的人們。這部手機本來的價格是10,000元,由於小明預期轉手可賣到18,000元以上,於是他用平均14,000元的價格,一個早上就收購了10部新手機。

到了下午的時候,小明聯絡了數個運水貨到國內的人,查詢他們願意收機的價格。怎知他們給出的價錢,最高也只是14,000元﹗小明很不滿意地對他們說:「如果我用14,000元賣給你們,豈不是整天都是白幹,連車錢都蝕埋?怎可能啊﹗」於是他繼續再找其他買家,希望得到更高的價錢。

可惜事與願違,到了晚上的時候,收機的價格進一步跌到13,000元,但小明堅持要賺錢才肯賣機:「我用14,000元入貨,如果現在13,000元賣出,豈不是要虧本離場?」

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收機價格也持續下滑,到了第二天的早上,收機價已經跌到11,500元。小明繼續堅持要賺錢才肯賣:「我沒有可能做虧本生意,如果沒有14,000元以上,我是永遠不會賣機的﹗」

於是小明努力找人高價收機,但由於今次的型號,並不太受國內同胞歡迎,香港人也不會給出溢價買機,結果市場存在大量蟹貨,先達的二手價更跌到9,800元,較原機價低了200元。小明忙了數天之後,市場完全沒有人肯收貨,結果一部手機也不能成功賣出,每天面對著10部沒人要的手機,真正是欲哭無淚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無形的參考點

小明在故事中所犯的錯誤,就是為自己定下無形的參考點〔reference point〕。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,這個參考點會決定心理上的感覺,究竟是獲得利潤的快樂,或是承受虧本的痛苦。正如故事的例子,由於小明的手機以14,000萬元買入,所以參考點會定在14,000元的位置,若賣出的價格是18,000元,他就會感受到賺錢的喜悅,愉快地把手機賣出。

但當賣價下跌至13,000元,由於受到參考點的影響,如果在這時賣出手機,就會產生處分效應〔disposition effect〕,令人感到沮喪和情緒不安。因投資者普遍都不願意接受失敗,所以當賣價低於購入價時,都不會沽貨離場,直至當價位跌至更低的水平,與購入價有一段明顯距離的時候,參考點的影響才會逐步減少,令投資者忍心沽出。

參考點是你個人設定的,試問市場的價格,怎會跟你的參考點移動?以小明的例子為例,如果他肯以13,000元的價格賣出,雖然錄得了一些損失,但總比最後拿住10部沒人要得手機為好。

所以當我們作出投資決定的時候,應盡量不要受到參考點的影響,以賺取最大的利潤,或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

沉沒成本

要避免形成投資參考點的問題,就必須明白沉沒成本的道理。在經濟學的課題上,一些已經發生、不可收回的支出被稱為沉沒成本。例如你用錢買了一張演唱會的門券,就立刻變成沉沒成本,就算你是否去看這場演出,也不能收回已經付出的金錢。

傳統的經濟學指出,沉沒成本是已經過去的東西,不應該影響我們的決策行為。例如一個等了三十分鐘巴士,與一個等了五分鐘的人比較,到底誰應該繼續再等下去,是不應該以已經等了多久來考慮的。但話雖如此,人的行為卻剛好相反,會把沉沒成本放在不同的心理賬戶〔mental acount〕中,影響著我們日常的決定。

例如自己付錢買的演唱會門券,與免費獲贈的演唱會門券,雖然兩者在經濟定義是一樣的,但在心理上卻有不同,對於自己付錢買的門券,想看的程度會較免費獲贈的為高。

投資的情況也是一樣,當投資產生虧本時,已輸去的錢就已變成沉沒成本,理論上不應該用來影響我們的決定;但在實際的情況下,當股票的現有價格低於購入價時,我們就會害怕輸掉沉沒成本,不願意低於參考點沽出股票。

所以要做一個成功的投資者,就應忘記沉沒成本,只應考慮將來是否有更好的前景,而並非究竟已輸了多少錢在這隻股票上。

資料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