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門最高點

東望洋炮台

東望洋山是澳門半島最高的山峰,而山頂的東望洋炮台修築於1622年,上有燈塔、聖母雪 地殿教堂和地下隧道(防空洞)3組建築物,與大三巴附近的大炮台遙遙相對,是澳門的標 誌。東望洋燈塔是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,旁邊的小教堂屬羅馬式建築,牆身厚重,室內 的壁畫揉合了中西方的藝術風格,在澳門教堂中可謂獨一無二。

欣賞重點

炮台於1638年建成,目的為抵抗 荷蘭軍隊,包括有炮、哨房、火 藥庫和地下隧道(防空洞),自 1976年葡軍撤出澳門後,始開放 給市民入內參觀。

聖母雪地殿教堂建於1626年, 採羅馬建築風格 供奉導航聖母。及至1996年才在教堂內發 現聖經故事和人物的手繪壁畫, 運用的是中國繪畫技法,是華南 地區唯一在教堂內發現的壁畫。 祭壇右側有收藏聖器的祭衣房, 正門上層則有唱詩班。

東望洋燈塔於1 8 6 4年建成,並在翌年啟用,是遠東區第一座燈塔,目前仍然運作,其所在位置是澳門於世界地圖上的座標。

炮台入口保留了昔日所使用的颱風 訊號,現已停用。

 

地址:    東望洋山
開放時間:    炮台:9:00am-6:00pm
聖母雪地殿教堂10:00am-5:00pm 鄰近世遺景點: 沒有
交通    乘搭1728C號巴士
備註:    聖母雪地殿聖堂內不准拍照

 

百年商賈府第

盧家大屋

澳門歷史城區共有兩間住宅大屋入選世遺,分別是鄭家大屋以及盧家大屋,若想感受19世紀富商的家居環境,就要來到澳 門著名商人盧華紹(盧九)家族的舊居。盧九是澳門第1代賭王,兩層高的中式大宅落成於1889年,主入口有擋煞屏風,屋 磚雕 瓷磚布置都甚具中式韻味 ,而1樓窗戶則全為葡式百葉窗,是極具欣賞價值的舊式建築。

欣賞重點

擁有嶺南民居的典型特色 參照西關大屋 以三進兩天井設計 古時的大屋以進為單位 ,「 」即一幢屋,屋與屋之間夾著天井。

正門外牆以水磨青磚砌建,採用「磨磚對縫」方法,磚面光滑細 緻,以顯示大富之家的體面。

門廳右牆上有美麗的磚雕神龕, 供奉「門官土地福德正神」。

大屋裝飾包括蠔殼窗、滿洲窗, 圖中見到的是鑄鐵窗花。

 

地址:    大堂巷7
開放時間:    10:00am-6:00pm,星期一休息
鄰近世遺景點: 民政總署大樓、議事亭前地、三街會館、仁慈堂大樓、大堂、玫瑰堂
交通:    乘搭234516181933 巴士

 

暢遊古蹟8大貼士

近年流行深度旅遊,澳門歷史城區的世遺景點就近在咫尺,以 後去 澳門又多了 一個理由
然而, 遊覽這些 古舊建築 有哪些需 要注意的地方?陳天權就提供了下列貼士:

 

1.遊覽澳門舊城區以走路為主,故最好穿著輕便鞋及戴太陽帽,夏天時更一定要搽防曬用品,也要帶備開水作補充體力之用。

 

2.世遺路線串連20多個景點,部分街道相當狹窄,更不時會有車輛經過,參觀時要份外小心,盡量走在行人路上,亦不宜大群人一起遊覽,免得人多擠出馬路,易生意外。

 

3.除了鄭家大屋、聖若瑟修院及燈塔外,其他世遺景點大都每日開放,博物館、鄭家大屋和盧家大屋則有休息日, 宜留意開放時間。

 

文字方塊: 8文字方塊: 澳 門 碼 頭 設 有 文字方塊: 旅 客 詢 問 處 , 文字方塊: 遊 客 宜 先 到 該 文字方塊: 處 索 取 地 圖 和 文字方塊: 「 旅 遊 快 訊 」 文字方塊: 等 資 料 , 裡 面 4.盧家大屋逢星期 六、日及公眾假期都設有導賞服務。聖奧斯定教 堂、聖老楞佐教 堂、聖若瑟修院 文字方塊: 會 有 各 景 點 的 文字方塊: 介 紹 、 地 址 及 文字方塊: 開放時間。 及聖堂在星期六、日下午也有導賞員在場講 解。5月至7月期間,議事亭前地、大三巴牌坊 及附近景區每日均有導賞員為遊客作介紹。

 

5.歷史文物和石刻彌足珍貴,參觀時謹記眼看手勿動。另外,教堂乃神聖的地方,進入時宜保持安靜,女性的衣著亦不要過分暴露,在教堂內亦不准用閃光燈拍照。

 

6.要拍攝漂亮的大三巴照片,宜在早上太陽照射前壁時前往;東望洋山則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。不想跟旅行團擠在一起,應盡量避免在早上前往媽閣廟。

 

7.出發前先閱讀有關澳門的書籍和歷史資料, 有了基本概念去參觀, 才懂得欣賞箇中精髓。

 

8.澳門碼頭設有旅客詢問處,遊客宜先到該處索取地圖和「旅遊快訊」等資料,裡面會有各景點的介紹、地址及開放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