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妮.莎莉文是著名傷殘作家(聾啞盲)海倫.凱勒的啟蒙老師,以下是她們相遇的故事。

 

1904年6月,九十六位少女從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畢業了。她們身穿長袍,戴著黑色的帽子,神情莊嚴,略微有些激動。她們緩緩地經過走廊走向她們的座椅。提到瑞得克利夫這座專為婦女辦的高等學府,會讓人聯想到馳名世界的哈佛大學。因此,從這所有名的學府畢業,被認為是一種很高的榮譽。畢業典禮那天,也是這些女孩子和她們的父母、親友們十分榮耀的日子。這天下午,畢業生的父母和親屬都對一個與眾不同的少女感到驚奇。她高高的個子,神態莊嚴、氣質高雅,走在一位稍矮些,穿一件黑色衣裙,但沒戴帽子的女士身旁。

 

大家都認識這個高個子少女就是海倫.艾德瑪.凱勒。她是第一位獲得大學畢業證書的又聾又瞎的殘疾人。「但她旁邊那位女士是誰?」有人在壓低聲音詢問。而回答都是一樣的:「我不知道。她一定是位好心人。」

 

這位身著黑色長裙的女士名叫安妮.莎莉文。自從17年前她走進海倫.凱勒黑暗又孤獨的世界,把光明、知識和愛帶給她,海倫.凱勒總是喊她「老師」。愛是安妮.莎莉文在這個世界上最為珍視的一種情感。

 

************

 

安妮.莎莉文一家是在1860年移居美國的。她的家庭渴望由此而擺脫貧窮,但不久就發現他們只是從一個窮地方搬到了另一個窮地方。在他們寄予了全部厚望的麻塞諸塞州,並沒有得到曾夢想過的溫暖、舒適、豐足的食物和良好的居住條件,陪伴他們的只有寒冷的冬季,艱辛的日子,短缺的食物以及陰暗潮濕的陋室。更糟糕的是安妮三歲那年染上了一種疾病。醫生診斷為「結膜炎」,這是一種在貧民區迅速傳播的傳染病。

 

安妮並不是莎莉文一家唯一的染病者。她的母親死於肺結核,她的小弟弟傑米,也因疾病而致殘。母親去世後,安妮的父親請求他的親屬幫他撫養安妮、傑米和還在繈褓中的瑪麗。沒人願意領養安妮,因為她的脾氣太壞了。除此之外,她的眼睛非但沒有好起來,反而愈來愈糟了。約翰.莎莉文家庭願意領養嬰兒和患病的傑米,但很勉強地收留下安妮。

 

不管他們的意願有多麼好,莎莉文家實在養不起兩個殘疾的孩子。他們決定把姐弟倆送到麻塞諸塞州的救濟院去。

 

「把這個男孩子送到男病房,女孩子送到女病房。」一位救濟院的主管吩咐道。

 

傑米恐怖地哭叫著撲到姐姐懷裡,緊緊地抱著她,喊著:「不,不,我不。」

 

「不!」安妮也尖叫著,「他是我弟弟,我們要住在一起,決不能分開。」

 

那個男人被安妮的尖叫聲和小男孩的哭鬧聲吵得不耐煩了,最後同意了。「他可以和你住在女病房。」隨後又補充說:「但他得圍上條裙子。」

 

安妮泣不成聲地說:「你讓我們做甚麼都行,只求你讓我們在一起,我們會聽話的。」救濟院的管理人員無法割斷這種手足之情,只好讓姐弟倆住在一起。傑米的病情日漸嚴重,不久就死了。傑米死後,救濟院只剩下安妮一個小孩子生活在眾多孤寡老人們中間。

 

作為救濟院唯一的孩子,安妮在這個奇特的老年人世界裡漸漸長大。她愈來愈孤獨,視力也愈來愈弱了。同病房的老婦人知道安妮就要瞎了,撫摸著她的頭說:「可憐的小東西,如果你要失明了,你就甚麼也學不到了。」

 

聽到老婦人叫她可憐的小東西,安妮從床上滾下來哭喊道:「我不要住在這兒。」她想:「我得逃出去。」但誰會來照顧一個可憐的小女孩子呢?何況她又是個瞎子。她知道她可以去盲童學校,但怎樣才能去上這樣的學校呢?她問自己。

 

有一天,一個參觀團來到救濟院。他們到各個病房巡視,查看生活條件和設施。當他們經過安妮的床時,她全神貫注地盯著面前這些模模糊糊的灰色人影。突然,灰色人影從她身邊移走了,他們離開了病房。

 

安妮開始尖聲喊叫。

 

眾人一驚,一個男人回過身來看是誰發出的聲音。他們看見安妮跌跌撞撞地摸索著向他們走來。她的小手在空氣中亂抓,當她走到灰色人影面前,哭著說:「我想去上學!我想去上學!」

 

「你在這兒多久了?」一把聲音問。

 

「我不知道。」安妮嗚咽著。

 

「有三年了。」旁邊有人回答。

 

「我想去盲童學校。」安妮輕聲地重複著。

 

「可憐的小東西。」有人說。

 

再往後,安妮就聽不到任何聲音了。灰色的人影消失了,她又陷入了孤獨。她很害怕,「也許有一天,」她想「他們會把我帶走,就像帶走傑米那樣。」從那以後的幾個晚上,她都是哭著入睡的。

 

幾天之後,女病房突然喧鬧起來。「安妮在哪兒?」有人問,「告訴她這個好消息,她就要離開這裡去上學了。」

 

安妮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,離開!離開救濟院,去學校!

 

一位婦女激動地說:「參觀團的一位先生在這兒,他決定幫助你,你要去波士頓的波萊克斯學校讀書了,那是一座盲童學校。」

 

1880年10月3日,安妮.莎莉文開始了她的學習生涯。

波萊克斯學校似乎是個非常神奇的地方。在那兒,她發現了學習的奇妙。她學習用她的手指和嘴唇閱讀,學習盲人書寫的一整套方法,學習怎樣拼寫,怎樣加減。她在盡她的全力孜孜不倦地學習著。

 

緊接著又一個奇跡出現了。

 

「我認為我們可以為你的眼睛做點甚麼,安妮。」有一天,醫生對她說:「你需要進行兩次手術。你的視力不好,但你應該能夠重見光明。」

 

最後一次手術之後,躺在醫院的床上,安妮害怕了。她知道當紗布繃帶拿下來,她將能看見一些灰色的形狀。

 

這一天終於來了,剪呀、剪呀,紗布被剪開了,一層層白色的紗布被輕輕移開了。安妮微微閉著眼睛呆了會兒,然後,慢慢地睜開了雙眼,期待著眼前出現的灰色形狀。

 

啊!明亮的光線!比以往所看見的任何東西都要明亮。一束光線從窗子裡照射進來。「我看見窗戶了。」她激動地叫道:「外面有樹,還有河流,我能看見它們了,我能看見這一切了。」

 

安妮能見到這些事物了,但還不是十分清晰,如同隔著一玻璃杯,但她畢竟能夠看見了。

 

轉眼兩年過去了,看到了那麼多新鮮事物,學到了那麼多知識,做了那麼多事情。轉眼之間,安妮不再是個小女孩了,她長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,不久就要離開波萊克斯學校了。但一個半盲的姑娘靠甚麼維生呢?當然,她可以去做洗碗或清潔的工作,但怎樣才能運用所受到的良好的教育呢?難道命中注定她一生都是毫無用處的嗎?

 

安妮在她朋友的一所海濱寓所裡度過了離校前的最後一個夏天。在那兒,她收到了校長安格諾斯先生的一封來信。

 

他在信中詢問安妮是否對去阿拉巴馬照顧一個盲女孩子感興趣,是否願意試著做這孩子的家庭教師。

 

「我聽說她是一個七歲的女孩,名叫海倫.凱勒,是個相當任性的孩子。她總是按自己的意願行事,父母也總是遷就她,覺得對不起她。」安格諾斯先生提醒她。

 

安妮讀罷信後露出了微笑。她記得她七歲時也相當惹人討厭,但她也清晰地記得她那時是多麼孤獨。

 

「她像我所認識的人一樣健全。」安妮對自己說,「海倫.凱勒需要甚麼呢?是一點兒正確的訓導和無限的愛與關懷。」

1887年3月3日,她抵達了阿拉巴馬。安妮.莎莉文受到了凱勒夫人的熱情歡迎。「感謝上帝!終於有人來幫助我可憐的小東西了。」凱勒夫人說。

 

安妮聽她這樣講後立刻回轉身來,臉色驟變:「今後不要讓任何人再叫她可憐的小東西了。」

 

安妮心想,打開海倫.凱勒思維的心扉是一件艱苦的工作。但在她與學生開始之前,她不得不學會和她父母相處。

 

「很快我就認定和海倫在這個家中是甚麼也做不成的。」安妮在信中告訴安格諾斯先生,她和海倫要住到小花園的一所房子裡,那兒離她父母的住所約有120多米。「我們曾發生過一回激烈的扭打,持續了近兩個鐘頭,但畢竟我力氣大些,我制服了她。」

 

與此同時,安妮開始一步步教海倫拼字母。她用手指把著海倫的手認字母。安妮也教會了海倫怎樣模仿她,怎樣拼寫單詞。當然了,海倫是不知道安妮把著她的手指摸字母的含義,也不明白是字母構成了單詞,而單詞又是有意義的。在她看來那只不過是一種遊戲。因此她經常把兩個單詞搞亂。她能拼出「杯子」與「牛奶」是m—u—g和m—i—l——k,可她腦海中認為這兩個單詞意味著同一種東西,那就是「喝」。安妮始終無法讓她區分這兩種意思,這一直持續到1887年4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。

 

「這天早晨,海倫正在洗臉。」安妮寫道,「我偶然想到教會她『水』這個新單詞可能會讓她成功地區分『杯子』與『牛奶』的不同。我們來到水房,我讓海倫拿著杯子在水管下接著,我壓動水泵,清涼的水湧流出來,注滿了杯子。我開始在她的另一隻空著的手上拼『水』的單詞『w—a—t—e—r』,這個單詞與清澈的水在她手上流淌的感覺是那麼緊密相關,她看起來感到十分吃驚。」

海倫驚呆了,杯子從手中滑落下來。她一下子撲到安妮的懷裡,用力捧著她的手。安妮又為她拼了一遍「水」的單詞。小女孩子笑了,跌坐在地上,用拳頭重重地敲擊地面,然後把手舉給她的老師,安妮又拼了個新的單詞。再接下來是水管、格子架。最後,海倫指著安妮,安妮在她的手上拼著「老師」,海倫重複著「老——師」。

 

單詞遊戲從此宣告結束了。

 

「海倫,你終於明白了,你終於明白了。」安妮淌下了激動的淚水。

 

海倫.凱勒生平第一次不再孤獨地沉緬於黑暗的世界中了,此刻,沒有人比安妮更高興了。

當安妮.莎莉文引導海倫.凱勒把思維向世界敞開之時,海倫.凱勒向世界證明了,在通向成功之路上,敏銳、智慧和探索精神是她認識世界的工具,也證明了殘疾人的潛能。海倫.凱勒的作品和講座,給了美國甚至全世界一種新的啟示,世界亦給予她最崇高榮譽來獎勵她的成功。

 

在接受這些榮譽時,海倫.凱勒總是想到這一切榮譽都來自另一個人——安妮.莎莉文,她才是無愧於這一榮譽的。

 

「我感到我的一切與她是密不可分的。」海倫說:「我生活的每一步是踩著她的足跡前進的。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東西也是屬於她的。如果不是她用活生生的觸摸喚醒我,我是不會有今天的成功、希望以及喜悅的。」

 

資料來源: